福氏臭椿
只種雌樹的福氏臭椿 Ailanthus fordii Nooteboom
- 福氏臭椿又名常綠臭椿,在1983-86年在鶴咀首次被發現,聽説在中國是罕見樹木。羽狀複葉,聚生於枝頭。
- 福氏臭椿樹很高,我們無法取得樹葉仔細觀察。
- 臭椿和麻楝近似,葉形較麻楝樹葉修長,從樹底向上望,樹葉好像一把太陽大傘在撐著。晚上樹葉會垂下瞓覺。樹旱挺直呈灰色,樹皮光滑,是稀有品種。
- 於1962年由植物學家確定為新種植物,當時香港植物標本室亦成功進行引種,並栽種臭椿於城門標本林。
- 臭椿近年人工繁殖,受《林務規例》(香港法例第96章附例)保護。常用作行道樹和庭園綠化樹,城門標本林及香港多個市區的公園內有栽培。






樹木名稱
- 福氏臭椿 Ailanthus fordii Nooteboom
- 苦木科 Simaroubaceae
- 中文別名:常綠臭椿
- 英文名; Green Ailanthus
- 常綠喬木,具有近似棕櫚科植物的習性, 樹幹挺直,於較高位置分枝。樹皮呈灰色,表面粗糙,上有橫向交錯的條紋。
福氏臭椿樹葉
臭椿葉子羽狀複葉偶數,聚生於枝端,長40-60厘米。 - 小葉6-13對,對生或近對生,長圓狀卵形,長7-13厘米。
- 先端短漸尖,基部鈍圓形,偏斜,全緣,葉背有明顯的中脈及葉脈。
福氏臭椿花朵
- 臭椿夏季開花, 單性,5塊花瓣,雌雄異株. 非常細小。本港花期10月至11月
- 臭椿花白色,數量眾多,成頂生圓錐形花序。雄樹的花會散發出令人討厭的氣味。
福氏臭椿果實
- 臭椿約1至6枚翅果聚生成簇,翅單一,呈狹長葉形。種子在翅果中央形成一凸起處。
- 本港果期12月至4月
了解福氏臭椿更多一點
- 臭椿雄樹有難聞氣味,所以只選種雌樹。學名是以本港一位植物學家,即當時的植物及林務主管C. Ford命名,其中文俗名「福氏臭椿」。
- 地理分布:鶴咀、歌賦山、沙田、馬鞍山、荔枝窩。雲南西雙版納地區。
- 苦木科 有一種特殊的香港原生樹 苦樹,他的莖皮有苦味。
-
香椿樹 Toona sinensis 和臭椿不同,香椿樹在台灣較普遍,treehk.com 暫未有機會一見,香椿樹上的葉片醫師朋友說可以當菜食,在台灣著名的香椿菜,香椿醬可以用來有效抑制女性的卵巢多囊症。